




如何鑒別表面活性劑的離子性
能力目標:知道表面活性劑的離子性分類,學會表面活性劑離子性鑒別的方法,明確表面活性劑離子性鑒別時的操作要點。
表面活性劑按其在水溶液中是否電離以及電離后的離子類型常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型和非離子型四大類,其中以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最為常用。由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之間會發生對抗反應,因此一般情況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不同浴使用,因此,表面活性劑在應用時一般首先鑒別其離子性,離子性的鑒別也是基于對抗反應,如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適宜的條件下能與帶正電荷的試劑反應,其產物一般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機溶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則利用其與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顏色來鑒別。表面活性劑離子性的鑒別方法有亞甲基藍-氯仿法、Burger法以及按照不同離子性逐步鑒別法等,其中以亞甲基藍-氯仿法較為簡單實用。
一、亞甲基藍——氯仿檢驗法
該方法是利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有色化合物陽離子性的亞甲基藍之間的對抗反應而進行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陽離子的亞甲基藍生成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的藍色化合物,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亞甲基藍不發生對抗反應,仍溶于水。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適宜的條件下與亞甲基藍的對抗反應可表示如下:
R-M++ R‘+X-=R-R’++M+X-
式中:R-M+──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R-──帶負電荷的表面活性基團;
M+──可為H+、Na+、NH4+等;
R‘+X-──亞甲基藍;
R-R‘+──亞甲基藍與表面活性劑反應的產物,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氯仿。
1、儀器及材料
(1)儀器設備:容量瓶(1000ml)、具塞試管(25ml)等。
(2)藥品:亞甲基藍、濃硫酸、無水硫酸鈉、氯仿、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滲透劑OT,也可由其他陰離子性表面活性劑替代)、待測試樣
(3)溶液制備:0.05﹪滲透劑OT溶液;0.1﹪待測試樣溶液;亞甲基藍溶液(稱取0.03g亞甲基藍,用水調溶,加入12g濃硫酸和50g無水硫酸鈉,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
2、測試步驟
吸取亞甲基藍試液8ml,置于25ml具塞試管中,加5ml氯仿,逐滴加入0.05﹪滲透劑OT溶液。每加一滴便蓋上塞子劇烈搖動,靜置使其分層,觀察水層和氯仿層的色澤,若不一致繼續加滲透劑OT溶液,直至上下兩層呈現同一深度的色調為止(約10~12滴)。然后加入2mL0.1﹪的待測試樣溶液, 充分搖動, 靜置使其分層,根據上下層顏色深度判斷結果。
若氯仿層色澤深,水層幾乎無色,則試樣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若水層色澤深,則試樣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若兩層色澤大致相同,并且水層呈乳液狀,則表示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存在。
3、檢測結果與報告
將檢測結果填入表1中。
表1 表面活性劑試樣離子性
試樣 | 1# | 2# | 3# | 4# | 5# |
現象 | |||||
離子性 |
二、Burger法
1、儀器及材料
(1)儀器設備:燒杯、試管、研缽。
(2)藥品:亞甲基藍、氯仿、鄰苯二盼紫羅蘭、石油醚、乙酸乙酯、待測表面活性劑
(3)溶液制備: 0.1mol/L鹽酸溶液; 0.1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染料溶液(分別將亞甲基藍、鄰苯二盼紫羅蘭與石油醚一起煮沸,再加入乙酸乙酯繼續沸煮,然后冷卻、過濾、干燥。將上述兩種染料按等摩爾量混合,在研缽中充分研磨后,用蒸餾水溶解并稀釋配制成0.05%混合染料溶液)。
2、測試步驟
將待測表面活性劑試樣用氯仿、乙醚和石油醚萃取,棄去有機層(去除試樣中的雜質),然后用0.1mol/L鹽酸溶液或0.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試樣溶液pH值至5~6。量取試樣溶液5mL于20mL試管中,加入5滴混合染料溶液和5mL石油醚,充分搖動后靜置。
若水層呈綠色,石油醚層無色,兩層界面呈綠色或無色,則表明試劑中不存在表面活性劑。
若水層呈黃色,石油醚層無色,兩層間呈深藍色,則表示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存在。
若水層呈藍色,石油醚層無色,兩層間呈黃色,則表示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存在。
若兩相界面處有很薄的乳濁層,則表示試樣中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存在。
3、檢測結果與報告
將檢測結果填入表2。
表2 表面活性劑試樣的離子性
試樣 | 1# | 2# | 3# | 4# | 5# |
現象 | |||||
離子性 |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