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氰仿金電鍍液推介配方參數
無氰鍍銀:硫代硫酸鹽鍍銀
硫代硫酸鹽鍍銀所采用的絡合劑為硫代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銨。在鍍液中,銀與硫代硫酸鹽形成陰離子型絡合物EAg(S203)2]3-。在亞硫酸鹽的保護下,鍍液有較高的穩定性。
硝酸銀 | 40g/L |
pH值 | 5 |
硫代硫酸鈉(銨) | 200g/L |
溫度 | 室溫 |
焦亞硫酸鉀(采用亞硫酸氫鉀也可以) | 40g/L |
陰極電流密度 | 0.2~0.3A/dm2 |
陰、陽面積比 | l:(2~3) |
? | ? |
在鍍液成分的管理中,保持硝酸銀:焦亞硫酸鉀:硫代硫酸鈉=l:1:5最好。
鍍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先用一部分水溶解硫代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銨)。
②將硝酸銀和焦亞硫酸鉀(或亞硫酸氫鉀)分別溶于蒸餾水中,在不斷攪拌下進行混合。此時生成白色沉淀,立即加入硫代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銨)溶液并不斷攪拌,使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再加水至所需要的量。
③將配制成的鍍液放于日光下照射數小時,加0.5g/L的活性炭,過濾,即得清澈鍍液。
配制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將硝酸銀直接加入到硫代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銨)溶液中,否則溶液容易變黑。因為硝酸銀會與硫代硫酸鹽作用,首先生成白色的硫代硫酸銀沉淀,然后會逐漸水解變成黑色的硫化銀:
2AgN03+Na2S203——Ag2S203+(白色)+2NaN03
Ag2S203+H20—Ag2S+(黑色)+H2S04
新配的鍍液可能會顯微黃色,或有極少量的渾濁或沉淀,過濾后即可以變清。正式試鍍前可以先電解一定時間。這時陽極可能會出現黑膜,可以銅絲刷刷去,并適當增加陽極面積,以降低陽極電流密度。
再補充鍍液中的銀離子時,一定要按配制方法的程序進行,不可以直接往鍍液中加硝酸銀。同時,保持鍍液中焦亞硫酸鉀(或亞硫酸氫鉀)的量在正常范圍也很重要。因為它的存在有利于硫代硫酸鹽的穩定。否則,硫代硫酸根會出現析出硫的反應,而硫的析出對鍍銀是非常不利的。
無氰鍍銀:磺基水楊酸鍍銀
磺基水楊酸鍍銀是以磺基水楊酸和銨鹽作雙絡合劑的無氰鍍銀工藝。當鍍液的pH值為9時,可以生成混合配位的絡合物,+從而增加了鍍液的穩定性,這樣鍍層的結晶比較細致。其缺點是鍍液中含有的氨容易使銅溶解而增加鍍液中銅雜質的量。
磺基水楊酸 | 100一140g/L |
總氨量 | 20~30g/L |
硝酸銀 | 20~40g/L |
氫氧化鉀 | 8一13g/L |
醋酸銨 | 46~68g/L |
pH值 | 8.5—9.5 |
氨水(25%) | 44~66mL/L |
陰極電流密度 | 0.2~O.4A/dm2 |
? | ? |
總氨量是分析時控制的指標。指醋酸銨和氨水中氨的總和。例如總氨量為20g/L時,需要醋酸銨46g/L(含氨l0g/L);需要氨水44mL/L(含氨l0g/L)。鍍液的配制(以1L為例)方法如下:
①將l20g的磺基水楊酸溶于500mL水中;
②將l0g氫氧化鉀溶于30mL水中,冷卻后加入到上液中;
③取硝酸銀30g溶于50mL蒸餾水中,再加人到上液中;
④取509醋酸銨,溶于50mL水中,加入到上液中;
⑤最后取氨水55mL加到上液中,鍍液配制完成
磺基水楊酸是本工藝的主絡合劑,同時又是表面活性劑。要保證鍍液中的磺基水楊酸有足夠的量。低于90g/L,陽極會發生鈍化;高于170g/L,陰極的電流密度會下降。以保持在100~150g/L為宜。
硝酸銀的含量不可偏高,否則會使深鍍能力下降,鍍層的結晶變粗。
由于鍍液的pH值受氨的揮發的影響,因此要經常調整pH值。定期測定總氨量。用20%氫氧化鉀或濃氨水調整pH值到9,方可正常電鍍。并要經常注意陽極的狀態。不應有黃色膜生成。如果有黃膜生成,則應刷洗干凈,并且要增大陽極面積,降低陽極電流密度。也可適當提高總氨量。
無氰鍍銀:黃血鹽鍍銀
黃血鹽的化學名是亞鐵氰化鉀,分子式為K4[Fe(CN)6],它可以與氯化銀生成銀氰化鉀的絡合物。由于鍍液中仍然存在氰離子,因此,這個工藝不是徹底的無氰鍍銀工藝,但是其毒性與氰化物相比,已經大大減少。
氯化銀 | 40g/L |
碳酸鉀 | 80g/L |
亞鐵氰化鉀 | 80g/L |
pH值 | 11~13 |
氫氧化鉀 | 3g/L |
溫度 | 20~35℃ |
硫氰酸鉀 | l50g/L |
陰極電流密度 | 0.2~O.5A/dm2 |
? | ? |
這個鍍液的配制要點是將鐵離子從鍍液中去掉。而去掉的方法則是將反應物混合后加溫煮沸,促使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從溶液中沉淀而去除:
2AgCl+K4[Fe(CN)6]一K4[Ag2(CN)6]+FeCl2
FeCl2+H20+K2C03一Fe(OH)2+2KCl+CO2↑
2Fe(OH)2+1/202+H20一2Fe(OH)3↓
具體的操作(以1L為例)如下。
先稱80g亞鐵氰化鉀、60g無水碳酸鉀分別溶于蒸餾水中,煮沸后混合。再在不斷攪拌下將氯化銀緩緩加入,加完后煮沸2h,使亞鐵完全氧化成褐色的氫氧化鐵并沉淀。過濾后棄除沉淀,得濾液為黃色透明液體。再將l50g的硫氰酸鉀溶解后加入上述溶液中,用蒸餾水稀釋至lL,即得到鍍液。
這個鍍液的缺點是電流密度較小,過大容易使鍍件高電流區發黑甚至燒焦。溫度可取上限,有利于提高電流密度。其沉積速度在10~20μm/h。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