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性硫酸鹽鍍銅在電鍍時電流下降,電壓升高,應如何處理?
在光亮硫酸鹽鍍銅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電流下降、電壓升高的現象,這時假如將電源關掉,停鍍片刻,重新通電施鍍時,電流上升到正常的數值,但是一會兒電流又下降了。造成這種故障的原因是陰、陽極之間的電阻增大了。
(1)可能原因:鍍槽日常維護和管理不善
原因分析:在電鍍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電流開不上去或慢慢自動下降,此類異常主要是有鍍槽日常清潔維護不善,造成線路電阻和鍍液歐姆電阻增大而引起的,比如:
a.(陰)陽極銅棒和端頭接線處,銹蝕嚴重,接觸不良;
b.端頭接線與整流器的接線柱接觸不良,銹蝕;
c.陰極導電桿、陽極導電桿、掛具的掛鉤、陽極掛鉤等銹蝕、不潔,接觸不良。以上現象都會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電流損耗大,槽電壓升高,嚴重時都會出現斷電現象。
處理方法:a.合理選擇銅排及斷線的規格,保持電流允許通過,導電良好;
b.安裝時,將街頭的接觸面用砂紙打磨平整,保證足夠接觸面積,涂導電膏緊固安裝后,封玻璃膠,以減緩銹蝕,保證導電良好;
c.加強導電極桿、導電觸點、掛具掛鉤等的維護保養,定期擦拭、清理,保證接觸充分、導電良好;
d.加強對整流機的維護保養,定期對儀器、儀表進行校核。
(2)可能原因:陽極面積小
原因分析:部分電鍍廠,由于生產管理混亂,工件復雜,大小差異大,有時電鍍面積小的工件,看上去表面積小,而掛滿一槽后,實際往往超過一般鍍件的總面積,此時銅陽極又未相應、及時予以增加,但為了保證電鍍質量,設置電流高,致使陽極電流密度大,極化作用就大,促使陽極鈍化,電流下降;
有些工廠,在投產時陽極板的長度和表面積是正常的,但使用一定時間后,陽極長度短缺,陽極面積隨著陽極消耗而減少,又未及時予以補充和調整,使陽極有效面積大大減小,以致出現電流下降和槽電壓上升。
處理方法:a.合理設置陰、陽極電流密度,及時調整陽極面積和鍍槽的裝載量;
b.加強陽極的預定保養,定期清洗和補充陽極材料
(3)可能原因:硫酸銅含量偏高
原因分析:硫酸銅含量偏高時,由于電鍍時陽極上還有銅溶解進入溶液,所以陽極區的硫酸銅含量更高,當鍍液溫度降低時,它就有可能在陽極表面化上或陽極袋上結晶析出,使陽極的有效表面積減小,陽極電流密度增大,陽極電勢變正,從而造成陽極鈍化而使操作電流下降。
處理方法:a.定期分析調整硫酸銅的含量至標準值;
b.控制硫酸銅和硫酸的相對比值;
c.在硫酸銅含量不高的情況下,適當調高硫酸含量;
d.適當稀釋鍍液,調整成分。
(4)可能原因:硫酸含量偏低
原因分析:硫酸含量偏低時,溶液的導電性差,而且不利于陽極活化,使陽極電勢變正,有可能引起陽極鈍化而操作電流下降。
處理方法:a.定期分析調整槽液成分,并控制硫酸銅與硫酸的相對比值;
b.加強鍍液的維護保養。
(5)可能原因:鍍液溫度低
原因分析:鍍液溫度低,溶液的導電性差,陰、陽極極化增大,同時硫酸銅的溶解度小,當溫度低于l0℃,鍍液中的硫酸銅(特別在濃度高時)就會在陽極板和陽極袋上結晶析出。陽極袋內銅離子濃度一般比鍍液內部高得多,故鍍液溫度很低時,陽極袋內外就會布滿結晶,影響電力線的通過,從而出現電流下降、電壓上升現象。同樣,在磷銅板表面如有許多小的晶體析出后,由于這些晶體是不導電的,必將大大增加陽極和溶液間的電阻,降低陽極的有效面積,勢必使電壓升高。陽極電勢一旦升高,電流就減小,如再提高電流,又促使陽極鈍化。如此惡性循環,導致電流下降,電壓上升。
處理方法:定期監測鍍液溫度,保證工藝參數的穩定。必要時,采取加熱和制冷措施,特別在生產線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加熱制冷雙路系統。
?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