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冶煉項目副產的硫酸和蒸汽余熱,恰是磷酸、磷酸鐵生產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通過園區內產業耦合集聚發展模式就近消納工業副產,將進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磷酸鐵鋰產品競爭力。”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曾慶潔說。
? 作為全國首個“磷化工+銅冶煉+新能源材料”產業耦合集聚項目,一期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銅冶煉聯產硫酸80萬噸、蒸汽80萬噸項目,正式建成后將填補貴州省銅冶煉產業空白。
產業鏈式發展讓企業從單點競爭轉向生態競爭,以持續資源整合、科技創新,不斷賦能產業升級。
? “磷石膏是濕法磷酸工藝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磷石膏處理問題一直是磷化工行業的頭號挑戰,如若得不到妥善處理,將會直接制約影響企業發展,如今我們通過磷石膏綜合利用,不僅有效處理磷石膏,還創造了新的產業價值。”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甕福化工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李維紅說。
? 在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聯產水泥裝置高效運轉,該裝置每年將140萬噸磷石膏“吃干榨凈”,生產出60萬噸硫酸和80萬噸水泥,實現了資源價值最大化。
? 經過系統性技術攻關,昔日令企業頭疼的工業廢渣,從“生態包袱”轉變為“產業資源”,企業鉚足勁兒在鏈式生態上下功夫,產業鏈條得到延伸,價值不斷拓展。如今福泉市擁有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1個,精細化工領域核心技術30余項,有效專利授權330件。
隨著新能源等產業需求激增,磷資源價值持續攀升,福泉市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圍繞磷礦資源推動產業鏈向精深加工領域延伸,打造“磷礦——磷化工——新能源”一體化產業集群,扭轉“守著磷礦賣原料”的被動局面,補齊新能源產業鋰、鐵、銅等資源要素短板,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2021年,作為福泉布局新能源產業賽道后第一家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貴州裕能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自主研發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廣泛應用于特斯拉、寧德時代等知名企業,已成為國內磷酸鐵鋰(LFP)正極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尤其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中占據著重要地位,2024年產值突破86億元。
? “通過政策引導、數據分析和專業化服務,精準識別產業鏈缺口,吸引關鍵環節企業入駐,形成了‘招一個、帶一串’的效應。”黔南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部部長劉勝臣說。
在福泉,園區“不養閑人”,產品不能“落單”,目前,已集聚新能源項目40多個,形成從磷礦開采到電池材料生產的完整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材料產值占全省新能源材料總產值的四分之一,是貴州省新能源磷系正極電池材料出品最大縣(市),成為貴州省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地。
? 傳統招商模式往往追求“數量優先”,而產業鏈招商則更注重“質量與協同”,圍繞主導產業上下游精準布局,曾經以化肥為主導的磷化工產業,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開辟出新的增量空間。

? 在?貴州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三期10萬噸鈦白粉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運輸車輛、挖掘機、叉車等施工車輛往來穿梭、有序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 “三期建成投產后,公司高端鈦白粉年產量將達22萬噸,產值將突破3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25%。”?貴州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曾啟洪介紹。
? 2017年,來福泉收購工業設備的云南勝威化工有限公司,因“磷”結緣,看中了當地的產業生態優勢留了下來,主要圍繞鈦、磷、硫、鐵、鈣等礦產資源進行深加工及資源循環利用開發,成為福泉磷化工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與周邊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鏈循環。目前,已建成年產12萬噸鈦白粉、50萬噸硫鐵礦制酸、30萬噸過磷酸鈣等7條生產線。

僅僅8個月,通過福泉鼎盛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商招商”,新引進的“鄰居”——福泉鸞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了1.5億元,年產1萬噸鉬鐵生產線及2萬噸工業氧化鉬生產線項目完工。今年1月15日正式點火投產,截至6月底,實現產值6.6億元。
? 鉬硫伴生,生產鉬系產品副產的硫酸,又成為園區下游企業制磷酸的重要原料,與下游企業形成耦合再生的循環產業鏈。
? “我們將充分發揮福泉磷礦資源富集和產業集群發展比較優勢,堅持‘富礦精開’,聚焦‘精深用礦’,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增強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副書記、局長胡德庚說。
說化有益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說化有益: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 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778088800@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