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漆劑分為酸性脫漆劑、堿性脫漆劑、溶劑型脫漆劑、氯代型脫漆劑和水性脫漆劑。1)堿性脫漆劑?堿性脫漆劑一般由堿性物質(常用氫氧化鈉、純堿、水玻璃等)、表面活性劑、緩蝕劑等組成,使用時一般需要加熱,一方面堿使涂料中的某些基團皂化而溶于水,另一方面熱蒸汽蒸煮涂膜,使之失去強度并使其與金屬間的附著力降低,加之表面活性劑的浸潤、滲透和親和作用,最終使舊涂層被褪掉。2)酸性脫漆劑?酸性脫漆劑是以強酸如濃硫酸、鹽酸、磷酸和硝酸等組成的脫漆劑。由于濃鹽酸、硝酸易揮發產生酸霧,同時對金屬基材有腐蝕作用,濃磷酸褪漆時間長,對基材也有腐蝕作用,因此,上述 3 種酸較少用于褪漆。濃硫酸與鋁、鐵等金屬發生鈍化反應,因此對金屬腐蝕很小,同時對有機物具有強烈的脫水、炭化和磺化作用而使其溶于水中,所以濃硫酸常常用于酸性脫漆劑。3)普通溶劑型脫漆劑?普通溶劑型脫漆劑以普通有機溶劑混合液加石蠟等組成的脫漆劑,如 T-1、T-2 、T-3 脫漆劑。T-1脫漆劑是由乙酸乙酯、丙酮、乙醇、苯系物、石蠟組成的; T-2 是由乙酸乙酯、丙酮、甲醇、苯系物等溶劑和石蠟組成的,脫漆作用較強; T-3 是由二氯甲烷、有機玻璃、乙醇、石蠟等混合而成的,毒性小,脫漆效果好。它們對醇酸漆、硝基漆、丙烯酸漆和過氯乙烯漆等具有脫漆效果。但這類脫漆劑中的有機溶劑揮發性大,易燃并有毒,所以應在通風良好的場所施工。4)氯化烴溶劑脫漆劑?氯化烴溶劑脫漆劑解決了環氧類和聚氨酯類涂層的脫漆問題,使用方便,脫漆效率高,對金屬腐蝕性小。主要由溶劑 ( 傳統的脫漆劑多選用亞甲基氯化物作為有機溶劑,現代脫漆劑一般均用高沸點溶劑,如二甲基苯胺、二甲基亞砜、碳酸丙烯酯以及 N- 甲基吡咯烷酮,結合醇類以及芳族溶劑,或者與親水性的堿性或酸性體系相結合配制而成 ) 、助溶劑 ( 如甲醇、乙醇和異丙醇等 ) 、活化劑 ( 如苯酚、甲酸或乙醇胺等 ) 、增稠劑 ( 如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和氣相法二氧化硅等 ) 、阻揮發劑 ( 如石蠟、平平加等 ) 、表面活性劑 ( 如 OP-10 、 OP-7 和烷基苯磺酸鈉等 ) 、緩蝕劑、滲透劑、潤濕劑和觸變劑等組成。5)水性脫漆劑?目前在國內,科研人員已成功地研制出以苯甲醇代替二氯甲烷為主溶劑的水性脫漆劑。除了苯甲醇,它還包括增稠劑、阻揮發劑、活化劑和表面活性劑等。它的基本組成為(體積比):20%~40%的溶劑組分和40%~60%的含表面活性劑的酸性水基組分,與傳統的二氯甲烷型脫漆劑相比,它的毒性更小,且脫漆速度相當。能脫去環氧類涂料、環氧鋅黃底漆,尤其對于飛機蒙皮漆有良好的脫漆效果。
聲明:說化有益·表面處理聯盟網專業視角欄目旨在免費為同行提供知識共享和儲存,所有文章均由業內專業人士發布(包括轉帖),文末都會標注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本站不保證文章等內容的有效性。
知識互通,攜手共進,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