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溶性淬火液的選擇
水溶性淬火液的選擇原則
在水(及水溶液)中淬火的主要危險是淬裂,而降低水性淬火液的"300℃冷速"則可以減小這種危險。水性淬火劑(液)的"300℃冷速"越低,防止淬裂的能力就越強,因而適用的鋼種和工件就越多[5]。如果將多種工件的最高冷速分布曲線畫在一起,同樣可以畫出它們共同的第II區(qū)的右邊界線,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結(jié)論。 當水或水溶液液溫過高時,比如通常超過60℃后,淬火冷卻的蒸氣膜階段顯著增長,蒸氣膜相當穩(wěn)定,這時用于工件淬火,冷卻速度曲線容易從上方進入其第Ⅲ冷速區(qū),從而引起淬火硬度不足和大的變形。所以,使用水性淬火液應當控制好液溫,一般以平均液溫不超過60℃為宜。 當淬火液的品種確定后,生產(chǎn)中還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淬火液濃度、液溫和與工件的相對流速來改變工件淬火時的冷卻速度分布,以適應生產(chǎn)的需要。這方面的規(guī)律和方法可參考其它有關資料。
由上述分析可知,普通機油(如32號機油)冷卻能力并不高,卻可適于某些類工件淬火;普通自來水冷卻很快,卻仍可適于另外某些類工件淬火。由于在普通機油與自來水的冷卻速度分布曲線之間有很寬廣的空白地帶,只配備普通機油和自來水是不夠的。那么,一般機械廠的熱處理車間應當配備哪幾種淬火液,才能滿足大多數(shù)工件的淬火需要呢?根據(jù)前面的分析討論,建議為普通熱處理車間配備以下四種淬火液(槽):
1.將普通機油換成一種快速淬火油,其冷卻特性應為:淬火冷卻的蒸氣膜階段短,對流開始溫度低,且最高冷速大。
2.一種性能穩(wěn)定、可操作性強的水溶性淬火液,其30℃液溫,不攪動情況下的300℃冷速在20~30℃/s之間。
3.一種性能穩(wěn)定、可操作性強的水溶性淬火液,其30℃液溫,不攪動情況下的300℃冷速在50~70℃/s之間。
4.自來水
如果所處理的工件種類不太多,也可以用一種300℃冷速在30~50℃/s之間的水溶性淬火液代替2、3兩種淬火液,即共配制三種淬火液(槽)。
4 結(jié)論──從冷卻速度選擇淬火介質(zhì)的原則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說明:
1.為什么同一種工件可以在多種不同冷卻特性的淬火介質(zhì)中淬火而都達到該工件的熱處理要求。
2.為什么多種不同的工件可以在同一種淬火介質(zhì)中淬火而都達到各自的熱處理要求。
3.特定工件選擇淬火介質(zhì)應同時從五方面加以考慮:一看鋼的碳含量多少,二看鋼的淬透性高低,三看工件的有效厚度,四看工件的形狀復雜程度,五看允許的變形大小。
4.對淬火用油,從冷卻速度分布上看,它的蒸氣膜階段越短,對流開始溫度越低,最高冷速越大,則該種油適用的鋼種和工件就越多。
5.對水性淬火液,從冷卻速度分布曲線上看,它的300℃冷卻速度越低,則它適用的鋼種和工件就越多。
?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gòu)轉(zhuǎn)載、引用我們原創(chuàng)內(nèi)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發(fā)現(xiàn)文章內(nèi)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