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性脫脂劑配方分析
一.背景
在金屬材料表面處理中,脫脂是重要的工藝過程,金屬制件表面的脫脂程度將直接影境問題日益突出,傳統(tǒng)的高污染型、不易生物降解型、中溫型、高溫型脫脂劑逐步被限用或禁用,環(huán)保型、易降解性、低溫型脫脂劑已成為行業(yè)關(guān)注的焦點。環(huán)保型金屬脫脂劑主要分為可回收反復(fù)再使用的、對臭氧層無破壞作用的、毒性小的溶劑型脫脂響到制件的后續(xù)處理質(zhì)量。據(jù)統(tǒng)計,在表面處理中由于脫脂不徹底而導致鍍層、轉(zhuǎn)化膜不良的比例,一般占60%~80%金屬制件表面油脂成分比較復(fù)雜,一類是以脂肪酸甘油脂為主的皂化油,可通過與堿的皂化作用去除;另一類是礦物油(非皂化油) ,可通過乳化作用脫除。多數(shù)高效水基金屬脫脂劑的助洗劑仍以磷酸鹽為主,這是由于磷酸鹽在脫脂劑中既有螯合作用,又有去污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水洗性和使用成本低等特點。但此類脫脂劑的廢液排放中含有的大量磷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磷元素的排放受到環(huán)保方面的嚴格限制,因此適合在工業(yè)上使用的無磷脫脂劑急需得到解決。
目前隨環(huán)劑,和無磷、無氮、易生物降解的水基型堿性脫脂劑兩大類。
二.水性脫脂劑
2.1脫脂原理
堿性清洗劑中純化學脫脂作用機理中最主要的是的皂化作用、乳化作用、浸潤作用(潤濕作用)和分散作用。
1)皂化作用
金屬表面油污中的動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與金屬脫脂劑中的堿或堿性鹽如氫氧化鈉、磷酸三鈉等發(fā)生皂化反應(yīng)生成硬脂酸鈉和甘油,油脂被充分溶解進入堿性溶液,達到工件表面除油目的。
2)乳化作用
金屬脫脂劑中常含有大量乳化劑等表面活性物質(zhì),易于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與溶液的兩相界面上,乳化劑分子中的憎水基團對油污具有較強的親和能力,面向金屬基體表面的油污發(fā)生吸附反應(yīng),親水基團面向溶液方向與水分子親電結(jié)合,使金屬與溶液間界面張力大大降低,在液體流動、攪拌、噴射、超聲等外力輔助作用下,油膜破裂變成細小的珠狀,形成水包油的乳液小微粒,使得油污脫離金屬表面,達到油污溶解和除油的效果。
3)浸透作用(潤濕作用)
皂化與乳化作用是主要從油污表面逐步進行的,要使堿性溶液浸透到油脂內(nèi)部,達到潤潤工件表面,達到增進脫脂除油的效果和表面高度清潔的效果,這就是表面活性劑的浸透作用(潤濕作用)。通過表面浸潤作用,可以使皂化和乳化清除油污后金屬表面,進一步溶解,達到表面高度清潔,對精密部件水基除油劑而言,清洗劑的質(zhì)量優(yōu)良性能主要體現(xiàn)在表面活性劑的浸潤作用方面。
皂化、乳化、浸透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相互配合才能徹底清除金屬表面油污。此外表面活性劑還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將從工件清除下來的油脂均勻地分散到脫脂溶液之中,不發(fā)生二次沉積,具有延長清洗劑使用壽命作用。
2.2水性脫脂劑配方組成
常規(guī)金屬脫脂粉主要由堿金屬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或聚磷酸鹽、乙二胺四乙酸鹽(EDTA)、起滲透、乳化、分散作用的各種表面活性劑組成,堿金屬氫氧化物起皂化除油作用,碳酸鹽、磷酸鹽或聚磷酸鹽等富磷化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除油、緩蝕、絡(luò)合能力,EDTA的富氮化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螯合能力,烷基苯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難生物降解的含芳環(huán)的表面活性劑也因價廉、除油效果好等特點在脫脂粉中普遍使用,由于這些物質(zhì)含有較高的磷、氮等富營養(yǎng)化物質(zhì)含有不易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劑,長期使用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含表面活性劑的堿性脫脂劑中常用物質(zhì)如下:
1)氫氧化鈉又稱苛性鈉,是一種強堿化合物,它在水中溶解后電離出叫,提供堿度,與動植物油發(fā)生皂化反應(yīng),生成能溶于水的甘油和脂肪酸鹽,溶解分散在水溶液中。
2)碳酸鈉又稱蘇打,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堿,它在水中水解時生成HO一,提供堿度。因此,碳酸鈉具有緩沖作用,不像強堿那樣腐蝕某些有色金屬。
3)磷酸三鈉幾縮合磷酸鹽,磷酸三鈉在水解時生成離解度很小的磷酸,從而獲得堿度。磷酸三鈉具有軟化硬水的作用和較明顯的促進污垢粒子的分散(乳化)作用,它還具有較高的堿性,可通過皂化作用使脂肪類污垢溶解。
4)硅酸鈉有原硅酸鈉、偏硅酸鈉和水玻璃,水玻璃在水中能形成穩(wěn)定的膠體,形成溶劑化膠束,與表面活性劑一起使用時,有良好的助洗作用。硅酸鹽在水中會發(fā)生水解,水解生成的硅酸不溶于水,而以膠束結(jié)構(gòu)懸浮在槽液中,此種溶劑化的膠束對固體污垢的粒子具有懸浮和分散能力,對油污有乳化作用,因而有利于防止污垢在工件的表面再沉積。
5)表面活性劑
陰離子:油酸鈉、油酸三乙醇胺、硬脂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磺化蓖麻油、烷基醚硫酸酯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烷基苯磺酸銨、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醇酰胺磷酸酯、N,N一油酰甲基牛磺酸鈉等。非離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基二乙醇酰胺等。
6)緩蝕劑
有機胺:有機胺鹽、酰胺等,如油酰肌氨酸鹽、苯并三氮唑、2一巰基苯并噻唑、咪唑啉系化合物、氯化烷基吡啶銨鹽等;其他:亞硝酸鈉、硝酸鈉、磷酸鹽類、硅酸鈉、苯甲酸鈉、鉻酸鹽等。
7)消泡劑:硅油、Span20、Span80等
三、實例參考配方
1)脫脂劑配方一:
組分 | 投料量(g/L) |
聚醚 | 350~400 |
油酸鈉 | 50~100 |
油酸三乙醇胺 | 300~400 |
穩(wěn)定劑 | 150~200 |
水 | 余量 |
2)脫脂劑配方二:
組分 | 投料量(g/L) |
硅酸鈉 | 100~150 |
碳酸鈉 | 60~100 |
葡萄糖酸鈉 | 20~50 |
氫氧化鈉 | 10~30 |
表面活性劑(AH - 1) | 10~30 |
水 | 余量 |
3)脫脂劑配方三:
組分 | 投料量(g/L) |
磺化油 | 300~400 |
油酸二異丙醇酰胺 | 150~200 |
聚醚 | 150~200 |
石油磺酸鈉 | 10~30 |
水 | 余量 |
4)典型環(huán)保無磷水基鋅件脫脂劑配方四:
組分 | 投料量(g/L) |
JFc-6 | 200~250 |
650l | 200~250 |
cAB-30 | 100~150 |
NaAc | 300~400 |
Na2SO4 | 100~150 |
EDTA | 100~150 |
水 | 余量 |
5)典型環(huán)保型微生物脫脂劑配方五:
A劑成分:
A組分 | 投料量(g/L)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 | 200~400 |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400~600 |
脂肪醇聚氧烷基醚? | 400~500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300~400 |
十二烷基硫酸鈉 | 200~400 |
異丙醇 | 300~350 |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 10~30 |
偏硅酸鈉 | 400~600 |
水 | 余量 |
B劑成分:
B組分 | 投料量(g/L) |
可溶性淀粉 | 300~500 |
葡萄糖 | 200~400 |
蛋白胨? | 50~100 |
碳酸鈣 | 20~50 |
硫酸鎂 | 50~100 |
維生素E | 1~2 |
芽孢桿菌 | 50億單位/L |
水 | 余量 |
四.市面常見清洗劑:
環(huán)保碳氫清洗劑,水基清洗劑(水基除油劑,水基脫脂劑,水基金屬清洗劑),酸洗劑 ,除油劑,拋光劑、除銹劑(環(huán)保水性防銹劑)水膜置換防銹油,脫水防銹油,酸洗膏(劑),除油粉,除蠟水,脫漆劑,洗板水,洗網(wǎng)水,光學脫脂劑,溶劑光學清洗劑,水基光學清洗劑,玻璃油墨清洗劑,電子PCB清洗劑,無鉛溶劑洗板水,碳氫溶劑洗板水,金屬清洗劑(中性金屬清洗劑,水基金屬清洗劑,弱堿性金屬清洗劑,鋁合金清洗劑,不銹鋼清洗劑,鋁清洗劑(鋁材清洗劑)鋁合金清洗劑,水基脫脂清洗劑,金屬脫脂劑(銅脫脂劑,鋁合金脫脂劑,酸性脫脂劑,常溫金屬脫脂劑,金屬除油脫脂粉(鋼鐵電解除油粉,金屬除油劑(鋁除油劑,酸性除油劑,鋁光亮除油劑,鋁合金除油劑,除油劑(中性除油劑,有機除油劑,超聲波除油劑)金屬油污清洗劑(金屬除油清洗劑)不銹鋼清洗劑,鋁清洗劑(鋁材清洗劑)金屬表面除蠟水,金屬表面防銹劑(水基金屬防銹劑,鑄鐵防銹劑,工序間防銹劑,鋼鐵防銹劑,環(huán)保防銹劑,薄膜防銹油,水溶性金屬防銹油,脫水防銹劑,金屬表面防銹劑,碳鋼防銹劑,水溶性金屬防銹劑,碳鋼水性防銹劑,鑄鐵水性防銹劑),泡沫清洗劑,不銹鋼清洗劑,管道清洗劑,精密電子儀器清洗劑,積碳清洗劑,地毯清洗劑,脫脂劑,皮革清洗劑,塑料清洗劑,油污清洗劑,螺桿清洗劑,電腦清洗劑,電路板清洗劑,洗衣機清洗劑,發(fā)動機清洗劑,油墨清洗劑,汽車清洗劑,空調(diào)清洗劑;模具清洗劑
?
?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gòu)轉(zhuǎn)載、引用我們原創(chuàng)內(nèi)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如發(fā)現(xiàn)文章內(nèi)容涉及侵權(quán),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