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性硫酸鹽鍍銅故障分析:亮銅層出現針孔
(1)可能原因:鍍液中表面濕潤劑少
原因分析:①在亮鍍銅鍍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可以消除鍍層針孔。當十二烷基硫酸鈉使用適當時,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當其含量高,分解產物也多時,鍍液受到污染,鍍層的亮度也將明顯降低,表面濕潤劑少引起的針孔,在零件的各部位都有,針孔像流星一樣,往往帶有向上的“尾巴”,此時,向鍍液中補加0.03g/L十二烷基硫酸鈉,即可消除針孔。
②有的工廠使用聚乙二醇作濕潤劑,添加劑P(即聚乙二醇)有較強的濕潤能力,SP(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鈉)有較好的整平性能。他們配合得當時,能有效地解決鍍層的針孔和燒焦現象,在實際使用時,可將P和SP配合成消針孔劑,其配方如下:
P(相對分子質量6000~11000) ?6g/L
SP????????????????????????? ?4g/L
處理方法:①補加0.03g/L十二烷基硫酸鈉
②a.新配溶液,加入消針孔劑1~2Ml/L;
b.鍍層有輕微針孔時,加入消針孔劑0.1~0.15mL/L;
c.鍍層出現嚴重針孔、細麻砂時,加入消針孔劑0.25~0.3mL/L。
(2)可能原因:鍍液中Cl-含量過低
原因分析:在酸銅溶液中,氯離子是陽極極化劑,幫助陽極溶解消除Cu+的影響,提高鍍層的光亮度和整平性,如果Cl-含量小于10mg/L,將會產生光亮樹枝狀條紋鍍層,鍍液的整平性能和鍍層的光亮劑下降,高電流密度區燒焦,鍍層出現砂點或針孔。
處理方法:定期分析并調整氯離子含量至標準值(20~80mg/L)
?
?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