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根據鋁化學拋光液配方制作完成后,可能會遇到拋光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等問題。那么這種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呢?首先我們要考慮能夠影響拋光效果的都有哪些因素,而能夠影響拋光效果的無非是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拋光材料問題和拋光人員操作技術問題,而內在因素主要是因其配方和工藝流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影響鋁化學拋光效果的外在因素:1、原料表面缺陷。如劃傷、麻點、過酸洗等。2、原料材質問題。硬度太低,拋光時就不易拋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時表面易出現桔皮現象,從而影響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對就好。3、經過深拉伸的制品,變形量極大的區域表面也會出小的黑點和RIDGING,從而影響BQ性。影響鋁化學拋光效果的內在因素:1、硫酸與磷酸之比傳統的鋁化學拋光工藝配方中它的80-75%磷酸(體積比)和硫酸20-25%,這種比例拋光出來的光亮度是不夠的。原因:因為其中硫酸含量過低,使其氧化性不足。應該將硫酸和磷酸之比反過來,這樣硫酸含量高了,溶液的氧化性也相應提高,從而增加了鋁的溶解速度,可達到光亮的效果。2、鋁離子的影響在一般磷酸,硫酸和硝酸組成的化學拋光溶液中,新配溶液拋光出來是不光亮的,需要溶入10mg/L左右的鋁離子后,方能使鋁件光亮。原因:硝酸是強氧化性的酸,對鋁反應比較劇烈,化學溶解速大,需要融入一定量的鋁離子后,使溶液的粘滯度提高,才能到達光亮的要求。知弗技術通過試驗證明,新配溶液只要有1g/L以上的鋁離子就可以達到要求。隨著拋光工作的進行,鋁離子會逐漸增多,達到一定濃度后,槽液隨著工件帶出,需要補充新的溶液。其帶出量與溶解量基本可達到平衡。3、溫度與影響溫度可在90度-135度范圍內變動。反應速度和光亮度:溫度低,反應速度慢,光亮度稍差;溫度高,反應速度快,光亮度液提高;拋光時長:溫度低,拋光時間長些;反之,溫度高時,拋光時間短些。比較適宜的溫度為110±5度。4、拋光時間的影響溫度為110±2度條件下,用50*20*1(mm)得L-2純鋁片作實驗,1分鐘不夠光亮,最佳2-3分鐘。在知道都有哪些影響因素后,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影響因素進行逐一排查,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并進行調整已達到預期的拋光效果。如遇到產品技術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還是需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大型儀器進行分析檢測解決的。
聲明:說化有益·表面處理聯盟網專業視角欄目旨在免費為同行提供知識共享和儲存,所有文章均由業內專業人士發布(包括轉帖),文末都會標注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本站不保證文章等內容的有效性。
知識互通,攜手共進,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