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銹鋼酸洗鈍化液配方
6.2 酸洗、鈍化溶液及膏的配方
6.2.1 酸洗液配方:硝酸(比重1.42)20%,氫氟酸為5%,其余為水。以上為體積百分比。
6.2.2 酸洗膏配方:鹽酸(比重1.19)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膨潤土150克。
6.2.3 鈍化液配方:硝酸(比重1.42)5%,重鉻酸鉀4克,其余為水。以上休積百分比,鈍化溫度為室溫。
6.2.4 鈍化膏配方:硝酸(濃度67%)30毫升,重鉻酸鉀4克,加膨潤土(100~200目)攪拌至糊狀為止。
6.3 酸洗鈍化操作
6.3.1 只有進行過預處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進行酸洗鈍化處理。
6.3.2 酸洗液酸洗主要用于較小型未經加工的零部件整體處理,可以用噴刷的方法。溶液溫度在21-60℃時,每隔10分鐘左右檢查一次,直至呈現出均勻的白色酸蝕的光潔度為止。
6.3.3 酸洗膏酸洗主要適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處理。在室溫下將酸洗膏外均勻干凈設備上(約2-3mm厚),停留一小時后用潔凈水或不銹鋼絲刷輕輕刷,直至呈現出均勻的白色酸蝕的光潔度為止。
6.3.4 鈍化液主要適用于小型容器或部件整體處理,可以采用浸入或噴刷的方法,當溶液溫度在48~60℃時,每20分鐘檢查一次,當溶液在21~47℃時,每小時檢查一次,直至表面生成均勻的鈍化膜為止。
6.3.5 鈍化膏主要適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處理,在室溫下將鈍化膏均勻涂在酸洗過的容器表面(約2~3mm),1小時后檢查,直至表面生成均勻的鈍化膜為止。
6.3.6 酸洗鈍化容器或零部件必須用潔凈水將表面沖洗干凈,最后用酸性石蕊試紙測試沖洗面的任何處,使PH值在6.5~**之間,然后擦干或用壓縮空氣吹干。
6.3.7 容器和零部件經酸洗鈍化后搬運吊裝及存放時禁止磕碰劃傷鈍化膜。
6.4 注意事項
6.4.1 配液時應將水按比例放入耐酸容器中,然后再按比例緩慢加酸,防止倒酸速度過快引起飛濺傷人。
6.4.2 酸洗鈍化處理,首次操作應先在小部件局部面上或類似的材料上作試驗。
6.4.3 酸洗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認真仔細,及時觀察,防止容器表面腐蝕過重。對碳鋼零部件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遭到腐蝕。
6.4.4 酸洗后不銹鋼表面不得有明顯的腐蝕痕跡,不得有顏色不均勻的斑紋,焊縫及熱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銹鋼壓力容器酸洗后,必須用水沖洗凈,不允許殘留酸洗液。鈍化后的不銹鋼表面應用水沖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跡。
6.5 藍點法檢驗
6.5.1用1克鐵氰化鉀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O3加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現用現配)。然后用濾紙浸澤溶液后,貼附于待測表面或直接將溶液涂、滴于待測表面,30秒內觀察顯現藍點情況,無藍點為合格。

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需嚴格注明來源。同時,我們也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通過在線咨詢進行投訴,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處理。